全龄混合社区的探索与实践 ——蓝城·陶然里(马鞍山)

2019-12-16

全龄混合社区是社会养老体系中

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养老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保障问题

没有一个国家能仅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

即使是高福利的西方发达国家

今后的社会养老必将向社区化发展

马鞍山蓝城·陶然里

将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对养老社区的理解


|模式研究|NO.1

-养老市场化模式——全龄混合社区-


△社区模式分析

  我们通过养老地产案例分析研究,得出最具有广泛市场价值的三种养老地产模式:全龄混合社区、养生养老社区、医养机构综合体 

  其中“全龄混合社区”为市场化下的养老地产模式中最具代表性和可持续性的。


-什么是全龄混合社区?-

  “全龄”是指社区人口结构是全年龄段的,是包含孩子,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的。全龄社区模式通过整合养老、教育、医疗、普通居住等资源,提供一个解决子女教育、父辈养老、自身养老、购房置业等多重需求的宜居社区。全龄混合社区出发点及最终目的仅是满足购房需求,更是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全龄混合社区模式意向图


|因地制宜、探索需求|NO.2

-长者需要一种焕然一新的生活方式-

  马鞍山在2017年60岁以上人口比例已占到了22.5%,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经过当地及周边城市的走访,不难发现马鞍山现有的颐养配套存在机构少,品质低的问题,远远无法满足长者的颐养需求。我们希望在这里,能为当地的长者创造一片绿洲净土,享受未来的颐养时光。 马鞍山长者存在几点特征:

① 马鞍山长者喜欢阳光,喜欢阅读。

② 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面积并不大,不需要非得子女与其同住,只需一个温馨自在的小家;

③ 他们希望小区拥有大的花园,下楼就可以和老伴散步、与邻里闲聊;

④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活动空间、社交场所、运动场地,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充实;

⑤ 他们希望在自己身体不适、腿脚不便的时候,能得到及时的照顾与陪伴。




-年轻人——急生活品质提升-

  马鞍山房企还处于单纯销售房产品开发阶段,售后服务意识较差,在售、在建的楼盘项目中,主要以普通高层或酒店式产品为主,舒适、高品质项目少,整体居住空间品质相对较低、社区环境更是差强人意,年轻人缺少购房置业、宜居宜养的品质产品。 


|以养老为核心演绎全龄概念NO.3

-迎合城市大环境创造社区颐养小环境-

  马鞍山陶然里离不开城市大环境的支持,周边医疗配套完善(3三甲医院)、教育配套领先(紧邻全市优秀学校新都小学)、交通区位优势显著(15分钟直通主要商圈)。有了配套大环境作为基底,项目更易于营造宜居宜业宜养的品质社区。


△基地周边分析图

  全龄社区以养老作为核心内容,相比一般住宅项目,马鞍山陶然里设置一定规模的持有或非持有经营的养老服务设施,包括照护机构护理院、颐养中心、活力颐乐学院、适老化公寓(老年公寓)。一方面服务自身入住的老人,另一方面它还承载着社区内部甚至社区周边范围居家养老的输出服务。


△鸟瞰图

  此外设计也在社区里植入其他资源优势如适老化公寓(普通公寓)、社区门诊、园区商业、生活超市、公共餐厅、优质环境,解决年轻人购房置业问题、便捷就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品质生活以及老人赡养问题,吸引年轻人群的入驻,让社区充满活力和生机,以上这些就是我们要营造的小环境。


-颐养公共配套集中式布局-
  设计运用横轴两条轴线贯连园区,将照护机构护理院、颐养中心、活力颐乐学院、中心活动场地等老年配套服务设施及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结合主入口组合在一起。使各组团业主(年轻人、活力老人、失能老人)最大化、最便捷享受社区配套设施。

△主要颐养配套设施分布图

  整体的适老化公寓围绕中心景观组团布置。这样的布局也让健康人群和机构介护老人(人群)在产生联系的同时,保持一定区隔,从心理上解决两者人群心里略微排斥的问题。


△老年公寓效果图


  我们也倡导老年人散于整个社区适老化公寓,与年轻人合理混居年轻人为老人带来快乐和新鲜的世界,让老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智慧,两者互补对接。

功能分部图



-创造拥有自由选择权利的生活模式-

  设计根据设想提出了“长者独居”、“老少”、“三代同堂”、“相邻而居的四种生活模式,设计了三种主要的居住产品: 

  第一种:老人一生之宅。设计45㎡+65㎡一居(或2居)小面积户型,让长者居家养老,同时满足一些家庭孙辈与祖辈同住的需求,让长者陪着孙辈于周边上学,见证孩子成长。 

42㎡、65㎡主力户型图


42㎡、65㎡主力户型效果图


  第二种,“1+1+1”三代亲情户型,设计约95-110㎡三房的公寓,让老、中、少同住一个屋檐下。

△110㎡、95㎡户型图


△110㎡、95㎡户型效果图


  第三种,组合户型,年轻活力家庭可选择85㎡2房户型,通过年轻化精装修设计创造年轻、中年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老人可邻近选择一套小户型老人一生之宅,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85㎡户型图

△85㎡户型效果图




-公寓适老化设计全覆盖-

  这18栋公寓设计之初,即结合了老年人规范及适老化标准,这种设计是自然的非刻意性的。通过“不露声色”的设计,让老年人家庭打消年龄歧视感和从人际关系中被分离出来的担忧;也为 “几代居”家庭的老人或者年轻主体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提供了方式。公共空间老年人照料适老化标准的运用:

① 所有老年人照料设施均为一类建筑,超过24米的设施疏散楼梯均采用防排烟措施,所有公寓电梯均设置一部消防电梯并做防排烟处理。

② 楼梯设计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两侧均设置楼梯扶手。

③ 竖向电梯均设置2台无障碍电梯,其中一台为医用担架电梯,另一台为无障碍与消防电梯兼用。

④ 平层走到空间两侧均设置扶手栏杆,每隔15米左右设置轮椅回转空间,同时保证足够的同行宽度,便于长者顺利同行。

⑤ 防火所有尽端式房间均设置两个出入口,中间套房间面积超过50㎡均设置2个出入口,未超过则设置1个。


△老年公寓楼层适老化分析图
  居室内细节适老化客厅里,适合长者软硬的沙发,让长者更加舒适,保护脊椎;餐厅的桌椅,包括其他地方的家具,都经过圆角处理,避免不小心磕碰;卧室里有起夜灯,感应到长者起身时自动亮起,既避免抹黑绊倒,适宜的亮度也保护眼睛;卫生间里,采用的都是防滑地砖,有隐藏式的扶手、紧急报警的拉线按钮,保证长者安全的使用......

△老年公寓套内适老化效果




|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室外空间NO.4

- “收集”阳光-

  相较于一般住宅大寒日两小时的设计要求,本项目则遵循老年人照料设施冬至日日照标准布置18栋楼宇。楼间距多达30-70,围绕社区中心设计有超3000的中央景观公园。超宽的楼间距+中央景观公园,完美落实老年人喜阳的特点;同时也提升了未来公寓产品的附加值,迎合了年轻购房者喜好。

中心花园效果图



-人车分行+救护车到户-

  设计为了保证老年人出行安全,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外圈设置环形车行系统,车辆日常通行不妨碍人流活动。此外社区内部则因高标准消防车道的布置,实现了救护车辆到户的需求。

△救护车辆系统


-游园式连廊步行空间-

  设计通过楼与楼之间通过风雨连廊相互串联,围合院落,局部还设置开放空间,以创造出更多归家线路的选择性与多样性。一方面实现艳阳天、雨雪天业主无障碍通行,另一方面亲切而有趣的连廊路线能让老人产生更多的舒适感、满足感。

△连廊系统



营造混龄社交领域交叉点NO.5

针对性的泛社交空间-

  项目室外空间根据人群活动的需求进行设置,如儿童倾向富有趣味的活动场地;中青年需要更多的健身场地、交流空间;老年人需要运动健身的空间、娱乐空间如唱歌、戏曲弹唱、遛鸟等。对各年龄段人群喜爱的活动空间进行区分,相互穿插,让具有相同兴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充分交流。同时还设置老人和儿童共同的活动场地,增强老年人活动的积极性。


△泛社交空间布局图
  另外入口处2220㎡颐乐学院围绕“怡”“乐”“学”“为”主题设计,让长者在这里进修课程,重拾青春梦想、叙同窗情谊的殿堂。也为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提供了入口处的偶遇交流机会。


△颐乐学院效果图


-日常“偶然”非正式空间-

  设计同样重视非正式空间的营造,如颐乐学院设置大堂茶吧区、健康管理中心、露台活动区,风雨连廊设置局部观景平台,公寓部分局部设置架空停留空间等,同时未来也会引导景观设计重视依附在路边、街角、树下的零散的小空间,放一把躺椅、棋桌等,为那些“偶遇”的老人与老人,老人与年轻人的交流提供可能。


△架空、室外非正式空间意向图


|临时生活服务中心鉴赏|NO.6


蓝城陶然里作为全龄混合社区

城市颐养新生活最理想的载体。

我们从自然、生活、人文、乐学、康养

等几大维度,构建市场化养老

主张取消年龄隔阂,

在关注生态环境、颐养服务、

精神需求之上,

注重发现、提升、展示个人价值,

让人生的每一个时段

都能熠熠发光。我们坚信,

马鞍山蓝城陶然里也将成为

社会养老发展之路上的重要模板


·END·